close

大約三年前,開始認識施明煌先生。
自我介紹的時候,他總是帶著一貫爽朗高分貝的大笑聲,要大家喊他:施總兼。

原因是,經營喜願麵包到喜願小麥,施先生什麼事都自己來,小到修電燈、大到建立喜願小麥生產履歷系統,全部親力親為。最近有機會接到施先生喜願麵包的一些設計案,才得以漸漸深入了解關於喜願,和施先生這位熱血總兼。

喜願麵包工作坊成立於1999年4月1日,施先生希望與一群身心受限的朋友們,共同創造一份屬於自己的「事業」,頑皮的他故意選在「愚人節」,自嘲是個傻子,當然起初也遇到許多狀況和挫折,也有許多人並不看好,但施總兼憑著一股熱情和停不下來的拼勁,喜願麵包坊至今也已成立超過十年。喜願的麵包不但讓許多身心受限的朋友有了專業工作,也做出健康又美味麵包的口碑。

碰到阻礙反而更有鬥志的施總兼,在2007年,遇到台灣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物價變動最激烈的一年,尤其是玉米、小麥、黃豆⋯等食品加工的原物料出現前所未見的漲幅。受到外在環境的壓迫,不同於一般做法,原物料漲價就跟著漲價,施總兼逆向思考:「難道我們不能自己生產麵粉嗎?」,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念頭,喜願小麥誕生了,施總兼最初與台中大雅的麥農合作,協力小麥契作計畫,展開「麥田狂想」,透過實地的觀察紀錄、諮詢訪談,累積了驚人的圖文資料庫,奠立對小麥農作管理的基礎。

漸漸的,在全台灣各地陸續有農友願意與喜願合作契種小麥,並配合「不捕鳥、不使用農藥、不使用化學肥料、不使用除草劑」的友善環境種植,但是種好了小麥,問題一樣一樣接踵而來,儲糧空間、冷藏空間、願意配合的有機研磨加工廠、麵粉焙炒機、自動包裝機等問題,排山倒海的湧向施總兼,向來就是一旦起跑了就會一直跑下去跑到不能跑為止,施總兼關關難過關關闖,不但要直接挑戰「台灣不適合種小麥」的魔咒,更要建構出「在地農糧、在地加工、在地消費」的夢幻境界!

台灣早期也曾經有大面積種植小麥,不過後來經濟發展與農業形態的需求轉變,又受到強勢國家如美國進口小麥的箝制,小麥漸漸式微,僅小規模為金門酒廠契作為育種之用。施總兼的名言:「實踐就是最好的批判」,當面對政府的麻木不仁與無情的國際物料浮動,施總兼再度使出他的大絕招,就是「做給你看!」現在,全台灣唯一用台灣小麥做成的麵包,只有獨一無二的喜願麵包。

喜願小麥現在進入第四年,每天都在面臨新的挑戰和新的問題,施總兼利用「環島」來巡田,和農友討論不同的種植方式,研究如何降低耗能,提高粗放,讓小麥能夠漸漸自我演化出適合台灣氣候、土壤的「體質」,每天都在作實驗、每天都有新發現,為了能夠著實的控管各地小麥的狀況、經驗分享、資料庫,喜願小麥有了第一套非官方輔導的生產履歷系統,農友們還要學習使用電腦,隨時上網更新麥田的狀態,不但有橫向的耕作交流,更有縱向的資訊查詢、田間管理,消費者只要上網登入,可以馬上知道現在小麥長到什麼程度了、什麼時候收成,所有流程透明化,可說是一項寫下傳說般的創舉。

這些對我來說,除了佩服之外,還有一種觀念上的進化,突然覺得,可以看到手上這個麵包在變成麵包之前的所有景象,實在太神奇太神奇了。最近看陳惠雯寫的「我的幸福農莊」,當你認識手中食物種植的人,你就能特別感受到他的心意,食物也變得更有能量、更美味、更安心。縮短食物旅程,也是施總兼致力想要突破的關卡。因為有施總兼的極速的行動力,現在,我們可以在台灣看到金黃色的麥田,隨風擺蕩的金色麥浪,心裡比感動更多了一分驕傲。

2010年3月26日星期六,在彰化芳苑鄉的喜願麵包坊,和主婦聯盟生活社合辦「穀動同樂音樂會與田邊開講」,麥田音樂會已經不是第一年辦了,每次都非常精彩,這次的也不例外,聽說除了鼓樂表演之外,還有行動藝術,現場收割小麥等。

歡迎大家來參加喔!

arrow
arrow

    slowkit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